
最近,一些知名投资基金及媒体界到访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了解船舶行业发展情况并与协会及相关企业开展交流活动。广东船协秘书长陈建榕就我省船舶行业特点、中小企业发展、研发创新、配套产业发展、企业融资等基金公司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持续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和创新发展,建立起研发、设计、建造、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国际航运、对外贸易、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主体。据中国船协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主要指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从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三大造船集群目前生产在未来两到三年的工作量已经非常饱满。我国造船行业从常规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到“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气体运输船、高端客滚船和豪华邮轮等船型,随着国际市场变化及国内消费端市场的激发,我国船舶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船舶行业是由央企、国企、民企、外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相关配套企业组成,广东省珠江口地区是中国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通过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持续出清,在市场倒逼机制和政策的引导下,我省造船产能实现逐步压减,骨干船企承接的船舶订单又次呈现高潮期,另一方面海工、风电、LNG项目、海洋牧场等项目正蓬勃发展,而当前船企为适应新产品、新技术、多订单和环保等要求,产能调整以进入以优化升级为主阶段。另外,我省船企已积极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并在低碳零碳技术和装备领域布局,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大型集装箱船也将带动支线集装箱船和内河小型集装箱船的增长,在不断推行的相关政策下,如江海直达、“铁水联运”、内河船舶“散改集”、“油改气”、“绿色珠江”、“宜水则水”、“宜电则电”以及推动内河船舶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化、智能化生产,实现规模化发展和降本增效,打造内河船舶发展新模式。

而船舶使用的新燃料有LNG、甲醇、乙烷等 、新能源有氨、氢、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如今,新能源化的触角已触及远洋船舶清洁能源化和内河航运船舶电动化等船舶新能源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航运业的替代燃料包括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醇类/醚类动力船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船,我省各船企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船舶发展方向,如货船大多采用LNG动力等。

陈建榕对基金行业以及新闻媒体界持续关注和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表示感谢。他说,船舶工业的发展,除了研发机构、设计部门、造船企业、船舶配套企业、航运等“有形的手”的推动,整合产业上中下游优质资源,同时需要“无形的手”的推动作用。社会的关注、媒体的关注就是属于“无形的手”的范畴,只有唤起大众对船舶工业的关注,才能让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船舶工业“倾斜”。

船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金融服务,除了传统融资服务外,基金投入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渠道,在以风投、创投、股权投资基金起到重要作用,而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基金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是国家所倡导的,广东船协愿意与投资基金在新品种开发、跨行业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广东船舶工业企业应用能力和产融结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供稿/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