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陈建榕秘书长带领调研组一行赴广东天虹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虹电缆)进行走访调研。与天虹电缆总经理李平及公司高层进行座谈交流并参观了生产现场。广东中远海重工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庄瑞民、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主任设计师周秋静、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舰船室主任危成亮、物产中大元通线缆有限公司华南区销售总监郑巨东参加调研。
李平对广东船协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广东天虹电缆的成长历史,产品特点及发展方向。
广东天虹电缆有限公司创办于1996年,公司坐落于广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开发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5亿元,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高压电缆、柔性矿物质电缆、低压弱电类电线电缆、低烟无卤环保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缆、UL系列、船用电缆、光伏电缆、储能电缆等6万多个规格产品,产品已广泛用于知名制造企业及电力、通信、照明、电子、交通、汽车、国家重点工程等,多规格产品多元化地满足社会各客户的配套需求。企业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认证,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认证、CCC强制性认证、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美国UL认证、德国VDE认证、CE认证、阻燃B级证书、欧盟ROHS证书及其它系列专利证书。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先进设备的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升级生产设备,就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公司董事长林永书先生非常注重对先进设备、装备的投入,多次从国外、国内进行技术引进和工艺技术改造,使公司的工艺装备、主导型产品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提升了天虹电缆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0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达15.2亿元。
李平表示,天虹电缆在2021年经过协会评审进入了两总成单位初步合格供应商名录,天虹电缆的产品可根据船企特定需求共同研发适用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协会平台资源优势,能为更多的船企、设计院所熟悉、了解。
危成亮表示,中船605院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开展LNG单燃料动力船舶、纯电池动力客船、氢燃料动力船舶、纯电池动力拖轮的设计研发,持续大力推进广东省船舶清洁能源应用。新能源船舶对传统电缆有了新的要求,电缆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防爆、变频、轻量化、低阻抗、更高的耐候性、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的产品,以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和市场需求。
周秋静表示,目前广船国际客滚船交船数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极地船和半潜船数量也位居全国第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半潜船均由广船国际建造。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新能源船舶发展空间广阔,在新能源船舶的研发与制造领域,广船国际也是目前在手新能源船舶订单最多的企业,已经交付或正在进行技术储备的包括甲醇、氢能、氨燃料、纯电能、混合动力等多种能源。新的技术带动新的产品需求,如低温电缆、通讯电缆等,天虹电缆可加强研发能力,根据船舶行业发展需求开发自已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郑巨东表示,物产中大元通电缆在技术研发上突破了薄壁电缆、光纤负荷电缆的关键核心技术,在防火电缆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在细分领域一直排在前5名,解决了部分产品“卡脖子”问题,并已采用MES系统,基本实现了智能制造工厂。
庄瑞民表示,广东中远海运重工目前主要业务以船舶修理为主,一年修理的船舶数量能达到约300艘,修船收入逐年递增,近年来,除船舶修理改装业务外,开拓的新能源与海陆钢结构建造业务成为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新的领域,天虹电缆有着较强的研发实力,应紧紧抓住新市场新业态发展,针对船舶特殊性,研发满足船舶适用的高端产品。
陈建榕在座谈中表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船海产品全面取得突破、绿色转型全面提速,以LNG、甲醇、锂电池、氢能源、氨气为动力的绿色船舶需求明显上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也随之而来,船舶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配套的支持,电缆行业是一个已经很成熟的市场,产品同质化较严重,行业之间要充分发挥各自产品特色,通过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协会将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纽带、自律功能作用,为企业提供经济技术、法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推动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供稿/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