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是广东船舶行业的核心地区,大型的船舶制造企业基本集中在广州市地域,船舶行业三大指标广州占全省比重超过三分之二,船舶出口产值历年来占据重要地位。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是广州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船舶海工)工作站。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以开局即是加速、起步就冲刺的奋进姿态开展工作。 2月28日,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组织了对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顺海造船厂有限公司两家基地船舶企业进行出口调研,同时开展了船舶产业链配套链对接活动,广州市商务局及政府相关单位到会指导。
粤新海工董事长谭锐峰在致辞中表示,粤新海工是百年造船世家,扎根大岗镇潭洲,秉承修船、造船的传统,历经三代造船人的优秀品质和工匠精神,成就了现在的粤新海工,在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各政府相关部门,广州市商务局,广东船协的指导、帮助和支持。
粤新海工是国内最早建造海洋工程特种船的民营船企,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所造海工装备出口东南亚、中东及欧美等国家,持续领跑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粤新海工最高年产值达到10亿元,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民营海工装备制造企业。
粤新海工旗下拥有南沙和中山两大建造基地,近年来,粤新海工已将全部海工产品去库存化,经过对市场的分析研判,在巩固原有海工船、工程船的基础了,在公务船、消防船、纯电动船、海上风电运维船、海洋养殖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凭借丰富的建造海工经验,在转型升级中快速前进产品定位主要围绕绿色动力船舶、海上风电开发、海洋牧场、海上应急消防、海洋防务五大业务板块,同时修船、改装及钢结构等领域业务成为公司业务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公司生产任务十分饱满,随着海工市场的复苏,粤新海工凭借着建造海工的丰富经验和优秀人才,也逐渐承接了一些海工船舶的建造,并通过加大对高端装备、高效生产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使产品正超着专业化、高端化、绿色化迈进。未来粤新海工也将在海洋工程无装备制造领域稳步推进,争取为广州市对外贸易出口做出自已的贡献。
协会秘书长陈建榕表示,粤新海工是我省优秀的民营造船企业,为我国的高端装备事业做出了贡献,为稳定经济、拉动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粤新海工作为造船总成单位,还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我省船舶配套产业链发展,推动船舶配套国产化率的提升。鼓励投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在造船行业正处在长上升周期,我省的造船企业要把握好大好发展机遇,点燃换道超车的新引擎,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大高端装备、设备的更新迭代,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推进数字技术与船舶制造深度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造船企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姜媛媛介绍了对外贸易管理处主要工作并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宣讲,同时鼓励造船企业,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扩大船舶出口份额。
广东侨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英桥,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大气事业部总经理吴振扬,广东天虹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广州蓝禾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功,广州市君翔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文燕,广东大族激光(粤铭激光集团)总监陈晓,广州锐智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永,深圳市达沃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林,佛山安可锚链有限公司总监孙平,广东凯盟钝化防锈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张雪芹等代表参加调研、对接活动。
会议期间,各参会单位代表进行了产品介绍和业务对接,调研、对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供稿/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