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调研组一行来到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扎根石楼镇的广东省内优秀的民营高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广州市顺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顺海造船)调研并开展船舶供需对接活动。广州市商务局及政府相关单位到会指导。
在顺海造船总经理陈宇庆的陪同下调研组及参会单位等一行参观了码头及生产现场,感受到了顺海造船品牌的魅力。
顺海造船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岸线600米, 其中舾装码头长150米。拥有长度150米可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露天船台6个, 长度80米可建造5000吨级船舶的室内船台3个, 配套有64吨/32吨/16吨龙门吊及桥吊。建造2万吨以下的民用钢质船舶,除建造传纺的散、集、油、化学品船等船舶外,在多用途拖轮、工程船、潜水支援船、全回转拖轮等建造领域形成品牌,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了超过100艘船舶的建造业绩。
2023年顺海造船依靠新研发设计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成功中标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并且在阿联酋、埃及、坦桑尼亚等国际市场上频频中标,赢得了充足的订单。目前,顺海造船在手订单生产任务保守估计已排到2024年,而且还有许多在谈项目。除了海外市场火爆,随着国内现代海洋牧业的大力发展,顺海造船凭借在海工建造领域的技术优势,也在海洋牧场里大显身手,承建了一艘长135米,整体养殖水体达到了6.4万立方水体的深水智能网箱养殖平台船。
陈宇庆说,因顺海造船产品都是出口产品,疫情期间,海外配件产品及验船师受影响不能来厂,建造的4艘63M浅吃水三用工作船交船受到影响,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广州港采用中远的半潜船发运到中东,出口到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的阿美石油公司 (ARAMCO),靠过硬的技术力量和优质产品建造、服务打造了自已的品牌和口碑。
陈宇庆并表示,随着国内海工市场的发展,以及后续配套服务的跟进,国产设备也逐渐得到了海外船东的认可。现在我们在做的一些项目,包括主机及发电机、齿轮箱、甲板机械吊机等主要设备,都已经替代为国产品牌,保证船舶质量和交期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海工装备出口,为推动国产配套替代贡献力量,广东船协这次的船舶配套供需对接活动意义重大,非常及时,更接地气,为我们带来了优质配套企业,相信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和空间。
陈建榕秘书长在座谈中对顺海造船取得的成绩和正在推行的配套国产替代工作表示肯定。顺海造船的产品100%为出口船,是广州市船舶出口基地的重要企业之一,作为民营船厂,顺海造船厂相对大型造船厂,规模其实并不算大,之所以还能拿到这么多国际订单,并且采购到原材料,离不开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更新迭代,顺海造船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达700万~900万元左右,把自主设计、自已建造的话语全把握在自已手里,而对高端装备、设备的投入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值得学习。可以说,顺海造船在民营造船企业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诠释了什么叫专心、专一、专注、专业做好一件事情。
广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姜媛媛介绍了对外贸易管理处主要工作并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宣贯,还就企业境内境外参展的政策、补贴等进行了介绍。
广东侨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英桥,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大气事业部总经理吴振扬,广东天虹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广州蓝禾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功,广州市君翔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文燕,广东大族激光(粤铭激光集团)总监陈晓,广州锐智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永,深圳市达沃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林,佛山安可锚链有限公司总监孙平,广东凯盟钝化防锈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张雪芹等代表参加了此次调研、对接活动。各参会单位代表在交流会中,进行了产品介绍和业务对接,调研座谈还围绕2024年11月将在广州召开的广州国际海事展等事宜进行了交流。(供稿/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