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4年3月6日下午,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调研组赴深圳市行知行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知行)进行走访调研,在总经理李赳华的陪同下参观了生产与测试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和测试过程,观看了水下机器人的实机演示。切身感受到了行知行为中国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贡献自己的智慧、热忱和执着。
行知行创立于2017年,公司主要创始团队来自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领域专家团队,目前公司有5000多平方米的科研生产基地,已形成了年产近千套以上特种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在爬壁机器人、高压水射流、通信、人工智能等方面拥有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200项,掌握核心技术。已为船舶、风电、石化、火电、桥梁、海洋平台等领域提供除锈、除漆、清洗、除冰、打磨、喷涂、检测服务。并参与了国家标准《超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成套装备》(国标项目计划20220725-T-604)的制订工作,负责起草爬壁机器人章节部分,其船舶超高压水除锈机器人系列产品已广泛服务于中船系、中远系、招商系等国内三十余家修造船厂。2023年入选中国船协第二批“强链品牌”产品目录。
座谈会上,李赳华重点介绍了超高压水除锈机器人在船舶外板除锈领域的工艺应用。针对球鼻艏、船尾大角度反底平面、船底平面等重难点区域,行知行自主研发了柔性磁吸附技术及重载驱动系统,结合抗干扰、平滑运动控制算法,超高压水射流负压密封设计,三维壁面立体定位技术(已完成远程状态监控系统及定位系统样机),开发出W系列船舶除锈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摩擦系数的壁面环境,精准定位和智能避障,适用于船舶外板90%以上区域。工作效率相较人工提升了4~6倍,整体成本可节约43%左右。
作为深圳市特种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行知行通过不断深化与产业界的合作,致力为船舶、石化、风电等领域提供更专业、智能的解决方案,积累了众多成功案例。展望未来,行知行也将继续践行“高效、低碳、创新”的理念,以船舶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坚持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书写船舶绿色除锈清洗解决方案新篇章。
陈建榕秘书长表示,行知行开发用于船舶工业的特种机器人技术为船舶造修企业送去了福音,这种特种机器人给制造企业带来了新质生产力,它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船舶工业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形态,将操作者从低级劳动中大比例释放和替代,而爬壁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逐渐成为替代人类危险作业的主力军,是整个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向标志之一。行知行专注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制造,并已在应用领域取得良好业绩,取得的成绩令人敬佩。“机器换人”,为船舶除锈环节带来了智能化新升级也带来的巨大应用价值,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智能化发展。
当前,我国造修船的先进工装、新型设备、新材料(包括涂料)的基础性研究和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行知行机器人技术公司的产品就是很好的例证:一是研发端顶层论证充分,前瞻性布局较强,使得下游用户认同感增强;二是生产端的投入力度较大、支持基础牢固,更新换代的效应显著。三是至应用端的“最后一公里”成功突破。行知行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大家借鉴。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广东新粤丰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物产中大元通线缆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深圳达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和专家参加调研活动。(供稿/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