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本来各具特色,并无优劣之分。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趋势,却是海洋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从提供“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发展到今天的“海洋世纪”。在新世纪里,海洋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鲜的旅游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并将快速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发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工作,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海洋文化是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乃至整个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将有助于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广东省船舶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风情渔港文化
打造滨海地区传统的“风情渔港特色小镇”,延续渔民文化文脉,大力发展海鲜特色餐饮,建立传统风貌特色鲜明的旅游服务基地,重点发展旅游口岸、渔港特色旅游、滨海旅游、海洋商务商贸、渔业养殖等。
一个美丽的渔港就像是大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永远都无法分开。在渔港生活的人有权利脱离世界上的恐惧、迷信而来到这里生活,他们通过捕鱼为生,将渔船作为自己的温暖的家,每当夜晚来临海港上因为有了渔船变得璀璨温馨。
这些渔港小镇,远远看去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汕尾历来有“状元港”、“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纵观汕尾建港之历史,比诸有千年建港史的甲子(石帆)港、碣石港、鲘门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为短。汕尾正式建港,距今仅二百余年尔!
粤东等地有许多闻名遐迩风情渔港特色小镇。大大小小的渔港与大海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它没有破坏原有的海上风景,只是将小镇建设得更加时髦,每一个角落都值得玩味,这些风情渔港特色小镇发展潜力巨大。看一看旧金山的渔人码头,给游人增添了多少的惬意。
美国的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原本是渔民休憩和出售水产品的水边场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依托海滨景观和环境资源,将渔业经营与观光休闲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了一种全新型的旅游经济模式。“渔人码头”兴起于欧美。在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英国的利物浦等城市,都有著名的渔人码头。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欧陆怀旧式的休闲、一种港埠特有的市井文化。其实渔人码头不单是个品牌,还是一种生活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真正体验渔人码头生活模式:一是依水而成的码头,带动周边消费;二是自然形成沿水观光带消费环境;三是以天然环境缔造休闲观光、娱乐、购物为循环消费情景的新型生活模式,四是需求端的牵引,必然带动了游艇业及其配套业也的发展。(国际上对于游艇的定义,更多使用的是休闲船舶的概念。比如美国,就是以休闲船舶与商业船舶进行区分,所包括的种类大类有几十种,小类甚至上百种。休闲船艇基本上可划分为舷内外机动力艇、帆船、橡皮艇、摩托艇等种类,而以休闲钓鱼为主要功能的钓鱼艇则被包含在动力艇中。)(陈建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