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3年度广东省船舶工业统计工作会议暨2023年度地方志年报会议在广州市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度全省船舶工业统计工作,对船舶行业统计、地方志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布置了2024年度统计工作和地方志编写工作任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一级调研员梁晚祥、广东省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处四级主任科员杨立微、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处长刘珂、广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管理处处长梁志锐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广东船协常务副秘书长连晓梅主持。
陈建榕秘书长致辞并介绍了2023年广东省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他提到,目前中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首位,中国造船业正处于上升周期。2023年我省造船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均全面增长,收入、出口全面提升,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绿色低碳化加速发展,高端装备取得突破,产业集中度不断加强。
统计工作是省工信厅委托省船协的重要工作,每季度的数据上报旨在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掌握目前船舶工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中提供数据支撑。
梁晚祥调研员在讲话中指出,统计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说,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和政府的“智囊团”,科学决策的“参谋部”,我们统计人员不光要保证统计的准确性还要善于在统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更深层次去为企业管理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协会在行业中面向企业的幅度更广,在统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会可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杨立微科长向参会代表们宣贯了国家统计法,强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提供搜集、报送,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推动统计工作的有序展开。
梁志锐处长介绍了2023年广州市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外贸易、外贸转型升级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进行了宣贯,并就国内外展会及品牌建设推广的方法、路径等进行了指导。
刘珂副处长(上图右一)就2024年地方志年报编写的要素进行了介绍,并对地方志资料收集的要点及编写方法进行了解读。
会议期间,政府相关部门表示,为提升我市船舶配套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能力,共开展了三届“船舶配套供需信息对接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培育了66家配套企业进入两船的供应商名录,并产生了实质性的交易,有力的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本地设备、服务配套能力,挖掘、培育本地优秀配套企业进入总成单位,提升本地配套率,吸引了更多行业、新的业态加入船舶行业。而对进入名录的企业要求定期报送数据,旨在通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交易情况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帮助企业,将好的案例进行表扬和学习。为更进一步推动我市船舶工业、配套产业的发展,鼓励我市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搭建船舶产业链、供应链信息供需交流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增值的服务,我们委托广东船协编制《广州市船舶行业先进技术产品推荐目录(2024年)》,希望各企业积极参与。
温俊英主任(下图左一)对2023年统计工作进行了总结,普及了报表制度,就船舶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进入总成单位配套企业数据填报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解析,并对2024年统计工作进行了任务布置。
最后,连晓梅常务副秘书长在会上对2023年度地方志年报编报工作进行总结,宣读了统计工作、地方志年报编报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2024年11月底召开的广州国际海事展等相关事宜。(供稿:李佩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