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新造船市场开启新一轮发展周期以来,中国造船企业在手订单饱满,造船市场可以用“火热”来形容。广东造船业重镇江门的“海上制造”加速扬帆,其中省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就是江门造船业的龙头企业。
近日,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建榕一行调研了江门南洋,与江门南洋副总经理李胜就江门南洋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胜副总经理向陈建榕秘书长介绍了情况。江门南洋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小灵变型散货船为产品定位,不断迭代升级产品,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已的路子。现代化节能型小灵便型散货船因其建造船型性能优异,已成为国际标准船型之一,称为“南洋型”船,目前现代节能型小灵变散货船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形成了批量化生产,奠定了在这一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2023年,江门南洋产值突破32亿元大关,创历年记录之最,订单将排至2026年。2024年上半年已交付12艘,2024年全年预计交付23艘,同比增加70%以上。
近年来,江门南洋紧跟环保造船、绿色造船的发展潮流,逐年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加大了自动化装备、绿色环保、安全保护装置的投入,采用精益造船、精度管理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极大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提升生产管控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形成了标准化、准时化生产。李胜说,“现在我们一艘船从开工到交船已稳定在8个月内,试航时就已达到以前交船的完整状态,以一个月可交付2艘船的速度,通过精益造船我们跑出了加速度”。
陈建榕秘书长表示,全球排名前列的船厂,往往底蕴深厚,南洋船舶成长为广东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却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这与江门南洋在细分市场坚持做专做精做优是分不开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船舶行业加大了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步伐,江门南洋通过对造船的精益管理,坚持以数字技术为使能工具实现了从传统制造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供稿:连晓梅)